当前位置:首页  中心新闻
中央民族大学孙晓天教授应邀在亚洲数学教育中心作学术报告
—— 2021-09-23 ——

中秋节过后,受亚洲数学教育中心主任范良火教授邀请,中心迎来了中央民族大学孙晓天教授的学术报告。孙晓天教授是中央民族大学数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国家教材委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数学学科首席专家。此次,他作了题为《中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的挑战和机遇》的报告。本次报告通过线上钉钉平台进行,有近百数学教育领域内的一线教师、高校教师和硕博士研究生参加。本次活动由亚洲数学教育中心博士后诸方淳主持。

报告伊始,孙晓天教授介绍了与本次讲座有关的背景。2021年是特殊的一年,这不仅体现在国家层面上,对于数学课程来说也意义非凡的一年。它是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第三个十年的起始之年,是中国《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1)》的颁布之年。在此背景下,孙教授引出了本次报告的主要内容,即中国数学课程的首要挑战、中国数学课程难得的机遇,以及挑战与机遇如何协调一致的问题。

关于中国数学课程的首要挑战,孙教授以高中的数学建模、初中平面几何的演绎证明和小学的运算速度要求等为例说明了三个学段中数学课程内容的“高、难”问题,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在总结诸多挑战时,孙教授更是以两张简单直观的“民众、专家对数学的认同排序”图为例阐明了中国数学课程发展的挑战之大。当然,有挑战就有机遇。孙教授紧接着介绍,把握好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就是中国数学课程发展的难得机遇。

至于解决“高、难”与核心素养的协调问题,孙教授认为,需要通过教学路径实现,即由“四能”搭建教学实施路径。

在结论与展望中,孙教授为观众指明了进一步值得探究的问题。

在问答环节,观众们就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改革、中国数学内容在各学段出现“高、难”特点的原因与时代意义、项目式学习的学段适应性问题,以及意识、观念、能力之间的区别等问题积极提问,孙教授给予了精彩解答。本次报告成功举办并顺利结束。